本文目录一览:
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
1、《角的分类》教案(一)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:认识平角、周角。通过观察掌握锐角、钝角、直角、平角、周角之间的关系。能力目标:通过生动、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,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、抽象概括的能力。情感目标: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。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,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,培养空间观念。
2、活动内容: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。(课文第33—34页的内容)活动目标: 通过具体实践活动,让学生对1亿这个数有更直观的认识,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,建立数感。 通过对1亿的具体实践和感受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。
3、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: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: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,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,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。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:结合现实素材,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,培养学生的数感。
4、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: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(一)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“万”、“十万”、“百万”、“千万”和亿,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。 (二)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。 (三)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,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。
5、【 #教案# 导语】《一亿有多大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,是学生在学习了“大数的认识”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。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,供大家参考! 篇一 教学目标: 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,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,发展学生的数感。
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
1、一开始上课时,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,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,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。如3876,是由3个千,8个百,7个十和 6个一组成的。6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,就是个位;7个十在右边第二位,就是十位;8个百在右边第三位,就是百位;3个千是在右边第四位,就是千位。千位、百位、十位、个位都叫做数位。
2、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: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: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,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,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。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:结合现实素材,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,培养学生的数感。
3、活动三:建立模型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,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性质,并应用此性质解决实际问题,如计算物品数量、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等。通过这些活动,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,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中,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4、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要点如下:教学目标: 学生应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,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,等式仍然成立;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,等式仍然成立。 学生应学会运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。教学重点: 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。
5、教材分析 :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。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、亿以上数的认识,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。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,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。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《角的分类》教案
问题:你们是拿直角当作标准,比它小的角就是锐角,比它大的角就是钝角。我这有一副三角尺,这上面有直角吗?谁来量一量,看看直角是不是90度?(板书:1直角=90°) 要求:请你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这些角都是什么角。 谈话:看来角只有直角、锐角、钝角这三种。 预设:还有平角和周角。
引导学生归纳出: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;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。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: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;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。 问: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?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。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: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。
《角的分类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《角》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。关于角,学生在二年级《角的初步认识》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,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,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。
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《一亿有多大》教案及教学反思
1、活动引入:谈话:同学们,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?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?板书课题:一亿有多大。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。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:由1个亿组成的、由10个千万组成的、由100个百万组成的、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、由10000个万组成……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。
2、1亿个硬币有多重 活动方案及步骤: 各小组根据主题进行实践活动,并及时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,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。 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,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,感知1亿有多大。交流推广: 小组汇报,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,感知1亿有多大。
3、师:大家猜的都不一样,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?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。 (二)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 师: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,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?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?(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,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。
4、教师提出要求: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,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,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。学生分组计算各组汇报结果,教师板书,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。
5、重点:感知一亿的大小。难点:培养学生的数感。教学准备纸、实物投影、计算器、尺。教学过程复习旧知,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100 000 000,提问:这个数是多少?应该怎样读?同学们都会读、写这个数,可是1亿实际有多大,谁能大胆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。、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亿有多大。
6、四年级数学上册《一亿有多大》教学设计范文: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一亿的意义,建立起对一亿这一庞大数字的数感。通过实践活动,学生能够直观感知一亿的大小。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:深入理解一亿的概念。教学难点:通过实践活动准确感知一亿的大小。







